艾灸主要是借助艾條燃燒后產生的溫熱刺激,作用于人體表面的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過對經絡系統的良性調節作用,起到疏通經絡、溫通氣血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 艾灸四季皆可進行。不過,在使用艾灸前,要先到正規醫院辨識體質,聽取醫生的建議,選擇適合的艾灸部位和適宜的灸治時間,而不是盲目在家自己艾灸。艾灸要掌握“度”,以感覺舒服為宜。如果艾灸后感覺不舒適或是心里煩躁,則需要停一段時間。艾灸時不要受涼,也不要在密閉的空間內長時間艾灸,盡管艾葉本身無毒,但是艾煙的濃度過高,長期密閉對呼吸道有不良影響,同時對眼鼻也有刺激。 極度疲勞、過饑過飽、酒醉、大汗淋漓、情緒不穩或孕婦、傳染病、高熱昏迷等人群不宜艾灸。施灸時要思想集中,以皮膚紅暈灼熱為佳,一般最多不超過一小時,特別要當心臉、頸、手臂等部位避免灼傷、燙傷。艾灸后不要馬上用冷水,多喝溫開水,以助器官排出毒素。此外還要注意施灸時間,一般不要在飯前空腹和飯后立即施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