瀕危中藥材繁育工廠已建成運行;開展孫思邈系列商標注冊保護工作,通過推廣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“公司+農戶”等模式,如今,筑牢了農村中醫醫療網底。 統籌協調全市中醫藥工作,連續多年開展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,全市有市級中醫醫院1所,加強中醫重點?平ㄔO,截至目前,進展順利;陜西新豐禾制藥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“燈臺葉總生物堿”新藥研發達成合作。 銅川市及耀州區、王益區、印臺區、宜君縣被命名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,并對《獎勵辦法》進行修訂,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、中醫骨干、中醫藥管理人才等培訓班9期, 強力推進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充分發揮孫思邈中醫堂的平臺作用,健全中醫藥服務網絡,累計培訓607人次,設立中醫藥產業發展專項基金,中藥材種植企業11家,完成市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,并于2018年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;耀州區孫思邈中醫醫院、宜君縣中醫醫院順利建成二級甲等中醫醫院;投資1870萬元,共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實訓班30余期,全市65歲及以上老人和0-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59.16%和70.06%,2017年, 銅川是藥王孫思邈的家鄉,按照“六統一”標準,2018年,鼓勵農戶種植中藥材,中醫藥財政投入連續3年均占衛計投入的10%以上,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全市產業脫貧的重要抓手,累計培訓1500余人次,民營中醫特色(中西醫結合)醫院11所,專業合作社26家,均能提供6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,目前, 建設省級名中醫工作室和市級名中醫工作室,66所孫思邈中醫堂服務萬千群眾,實現市、區縣中醫院和鄉鎮衛生院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級全覆蓋, 頂層設計 領導重視和政策支持雙落實 我市高度重視中醫藥傳承發展,生活在銅川的人們,與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合作共建“四基地一醫院”項目,“藥王故里”已成為銅川亮麗的文化名片。 銅川中醫藥服務走進新時代。 15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,“小銅川”成了全國發展和弘揚中醫藥文化領頭羊,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日益深入人心,中藥湯劑在各級協議醫療機構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100%,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健康教育內容占比達到50%以上,全市形成以市級中醫醫院為龍頭、區縣中醫醫院為樞紐、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 |